隔壁的女孩5,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网站,日本国产网站,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

新華網 > > 正文
2021 02/ 17 11:08:57
來源:新華網

新春走基層|從“漁夫”變“羊倌”——聆聽貴州漁民“退捕上岸”的新春心語

字體:

  新華社貴陽2月17日電 題:從“漁夫”變“羊倌”——聆聽貴州漁民“退捕上岸”的新春心語

  新華社記者 駱飛

  沐著新春的喜慶,地處貴州武陵山區的思南縣高原村祥和寧靜。在一年中最閑暇的時節,村民陳紹杰卻依舊忙碌著,除夕那天還趕著羊群上山。

  2020年初,陳紹杰正式退捕上岸。這個在烏江邊上靠捕魚為生十七八年的“漁夫”正努力適應著轉產后的新生活,積極變身為一名山區“羊倌”。

  “不像過去捕魚,如今需要每天把羊趕到山上去,這樣飼養的羊品質才好。”談到養羊,陳紹杰說,以前家里零星養過一兩只羊,如此規模養殖還是頭一回,這些羊將是一家6口人今后生活的新依靠。

  思南縣是長江重要支流——烏江流域中心地帶的小縣城,境內烏江總長78公里。高原村緊鄰烏江,靠山面水而建,此前是典型的山區“漁村”。過去,村民大都下河捕魚,過著“漁興民富”的日子。

  “以前捕魚是很多村民的主要生活來源。”陳紹杰說,自己20多歲開始捕魚,家里有兩艘小船,除了捕撈外,還搞些簡易網箱養殖,每年至少收入五六萬元。

  10余年捕撈歲月,陳紹杰風里來雨里去,靠著家門口的江水,生活也比較殷實。后來,隨著政府加大烏江環境整治,多年持續治理非法捕撈、養殖等行為,無證捕撈逐漸被取締,村里很多“黑戶”漁民紛紛外出務工。2019年以前,陳紹杰成為河口組剩余的兩戶持證漁民之一。

  “多年早已習慣了捕魚生活,也喜歡這個職業,尤其收入比較穩定。只要把漁網下到河里,總有收獲。”陳紹杰說,2020年2月退捕上岸后,還是有些不適應,但政府禁止捕魚也是為了保護環境,大家都應該支持。

  2019年,思南縣積極落實“長江十年禁漁”政策,在冊的121戶漁民全部退捕上岸。自此,10年禁漁期間烏江思南段江上再無漁民、漁船。

  作為縣里最后一批退捕上岸的漁民,陳紹杰2020年4月拿著政府給予的7.7萬余元一次性補償金開始養羊。“村里生態好,搞養殖有優勢,養羊是個出路。”陳紹杰說,除了給予補助,政府還派畜牧站工作人員到家指導,對病疫防控很有幫助。

  今年春節前,陳紹杰賣了8只羊,賺了2萬多元。在他看來,這與捕魚收入還有差距,但只要自己努力,再加上政府支持,上岸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。

  記者從思南縣農業農村局獲悉,為了有效安置退捕漁民,思南縣以補償和獎勵兩種方式向121戶漁民一次性兌現補償資金942.8萬元。

  思南縣縣鄉兩級實地指導漁民轉產轉業,開展轉產轉業培訓2期。121戶退捕漁民從事制造業3戶、服務業12戶、建筑業37戶,農業及其他69戶,實現全部就業。

  思南縣漁政管理站站長張翊春說,漁民上岸了,“退得了、穩得住、能致富”是關鍵。一直以來,縣里多舉措并行,對轉產漁民進行創業指導、就業培訓和跟蹤服務,確保退捕一戶轉產成功一戶。

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王萌萌 】
閱讀下一篇:
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71068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