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春走基層】視頻里的“團圓年”
新華社哈爾濱2月12日電(記者強勇、王松)“爺爺奶奶、爸爸媽媽,我和琳琳在哈爾濱給你們拜年了!”除夕夜,23歲的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工人王偉撥通了視頻通話。
手機另一頭,是距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千里之外的山西省陽泉市。
隔著屏幕,陽泉的家里,嶄新的紅色“福”字中國結掛上墻,媽媽正把豐盛的年夜飯端上桌。“莜面栲栳栳,這是我的最愛。”王偉脫口而出。
排骨、帶魚、蝦仁、豬蹄……王偉把自己的年夜飯也亮給父母“點評”。為了這頓飯,他和女朋友郝琳琳忙了小半天。郝琳琳的老家在內蒙古,在哈爾濱工作,兩個年輕人都是第一次在異鄉過年,他們的婚期就定在2021年。
哈爾濱、陽泉兩地,6口人,一頓“云”上團圓飯,吃出濃濃幸福味。
“兒子,今年繼續努力,年輕人要有拼勁。”
“爸,過年了也別放松,控制好血糖。”
視頻里,他們“面對面”聊著天,相互不忘叮囑。
近期,國內部分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,多地發出“非必要不返鄉”的倡議,以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。
今年春節怎么過?王偉心里很快就有了答案——就地過年。在他還猶豫怎樣告訴家里時,善解人意的父母先開口了:“家人可以再聚,防疫不能耽誤。”就這樣,王偉留在了哈爾濱。
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,像王偉一樣選擇就地過年的外地職工還有近百人。春節前夕,電機廠給他們每人發放了數百元的“暖心紅包”,另外還有食品大禮包。“有水果、肉、奶,還有糕點,我們不用再買了。”王偉說。
讓職工過好年,還要保證企業生產。哈爾濱電機廠汽輪發電機分廠黨總支副書記宋文寰說,今年的生產任務較為繁重,一些國家重點項目、重點設備在春節期間也基本處于生產狀態。企業提前做好生產調度,制定各類預案,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。
王偉將從大年初四開始加班。“既然留下來了,那就安心休息,然后好好工作。”他說。